白露节气的含义是什么,白露节气的含义
在24个节气当中,一提起白露节气,想必大家了解的还不够,其中在白露节气有许多的气候特征,以及相应的过节习俗。只有真正掌握白露节气的含义,才能让我们在白露期间深刻了解到环境变化的原因,从而还能好准备去面对生活。
白露节气的含义
白露节气的含义是天气渐渐转凉,此时阴寒之气上升,初秋残留的暑气逐渐消散,昼夜热冷交替,寒生露凝。白露是反映自然界寒气增长的重要节气,《月令七十二候集解》中写道:“水土湿气凝而为露,秋属金,金色白,白者露之色,而气始寒也”。白露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15个节气,太阳达黄经165°时即为白露。在一般情况下,每年的9月7日~9月9日是白露节气的时间,在这一天天气比较凉爽,并且还有可能存在秋燥。
白露节气的传统习俗
【福州吃龙眼】福州有“白露必吃龙眼”的讲法。当地的习俗认为,在白露的这一天吃龙眼有大补身体的奇效,在这一天吃一颗龙眼就是相当于吃一只鸡那么的补。这种说法虽然说是比较夸张,但是白露节气的时候吃龙眼确实对身体多有裨益。
【南京喝白露茶】江苏南京人非常重视节气的“来”和“去”,逐渐形成了具有南京地方特色的节气习俗。爱喝茶的老南京都是十分青睐“白露茶”。
白露气候特征
植物开始有露水进入白露节气后,夏季风逐步被冬季风所代替,冷空气转守为攻,暖空气逐渐退避三舍。由于白露天气,冷空气南下,导致我国的大部分地区都有一定的降温幅度,随之而来的也将是秋燥,所以人们爱用“白露秋风夜,一夜凉一夜”的谚语来形容气温下降速度加快的情形。此时,中国北方地区降水明显减少,秋高气爽,比较干燥。长江中下游地区在此时期,第一场秋雨往往可以缓解前期的缺水情况。
白露节气的含义
白露节气的含义是天气渐渐转凉。白露节气是二十四节气中第十五个节气,它的到来表示孟秋时节的结束、仲秋时节的开始。这时候就代表着基本结束了暑天的闷热,是秋季由闷热转向凉爽的转折点。
白露节气的含义
作为二十四节气的八月节令——白露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五个节气,同时也是反映自然界气温变化的重要节令。白露是太阳到达黄经165°,于每年9月7日或8日交节。白露过后,天高云淡、气爽风凉,且昼夜温差较大,夜间会感到一丝丝的凉意,可以明显感觉到凉爽,就会知晓秋天已经到来。同时,白露之后会迎来秋燥。在降温的同时,把空气中的水分也吹干,所以空气比较干燥,要注意补水。
秋季的前两个节气——立秋与处暑,虽然是秋季的节气,但实际上还是酷热天气,因太阳所带来的热力未减弱。而真正的凉爽就会从白露之后开始,秋天也是从这时候正式开始。秋季前两个节气——立秋与处暑的气候特征为潮湿、闷热,而到了白露的气候才会变成凉爽、干燥。
二十四节气中的“白露”是什么意思?白露时节适合吃什么?
“白露”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五个节气,也是秋天第三个节气。白露一般在每年公历的9月7—9日交节,这个时候太阳到达黄经165度。不过很多人应该都这个“白露”这个节气,但是如果问其中的意思,我相信就很少人能讲明白了。
白露,和雨水,霜降,小雪,大雪这些节气差不多,都是反应自然界气候的变化。白露是反映的是自然界中寒气增长,早晚温差比较大。夏天的暑热逐渐结束,天气变凉,夜生凝露。古人一般会用五行配四时,秋属金,而金色白,以白形容秋露,这就是“白露”的由来。在《诗经》里的也有一句话,“蒹葭苍苍,白露为霜”,这也是对“白露”的真实写照。白露时节之后天气逐渐转凉,昼夜温差很大。但是这个时候还没到很冷的时候,中午气温还是很高的,只是早晚比较凉。所以,大家要注意及时增添衣物,防止着凉。
以上就是“白露”的意思,各位小伙伴,你们明白了吗?
每个节气都会有一些特定的食物,白露也不例外。那么接下来我们看一下,白露时节适合吃什么?以及有哪些特定美食?
饮白露茶
喜欢喝茶的人都知道“春茶苦,夏茶涩,要喝茶,秋白露”,茶树经过一个酷热的夏天,基本上都是休眠。而在初秋时节茶树又进入到一个新的生长时期。这个时候的茶叶,味道浓郁,不苦不涩,醇厚持久,深受人们的喜爱。
吃番薯
番薯是秋天收获,富含淀粉,蛋白质,纤维素,维生素等多种营养物质。番薯香甜软糯,很多人都喜欢吃。《本草纲目》中记载:“甘薯补虚,健脾开胃,强肾阴”。秋天,正好是人们补虚强肾的季节,适量吃一些番薯对身体也是有好处的。
喝米酒
湖南一些地方,在白露时节会用新收到糯米,高粱等五谷酿酒,温热适中,口感微甜,这个就称为“白露米酒”。
另外,从中医上说,“白露”应该吃一些“白色”食物。比如,莲藕,芋头,银耳,龙眼等,都是白露时节适宜吃的食物。